找到相关内容200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隋代佛教简介

    三论。唐高祖武德六年(623)圆寂,年七十五岁。所著有中论疏、十二门论疏、百论疏、三论玄义、大乘玄论、二谛义等。主要的学说,是“破邪显正”、“言教二谛”、“八不中道”等。  信行,魏州卫国人,生于东魏...周武帝攻灭北齐,毁灭齐境的佛教,结伴逃到建康,住在道寺时与同伴谈唯识义,于幽微的义旨每有所疑滞。后来到桂州,获得摄大乘论,以为全如意珠。隋代的初年,和同伴往彭城,讲摄论,又讲楞伽、起信、成实等论。开皇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0355189.html
  • 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──以观诠教的建构

    净影慧远,《大乘义章》,T44  吉藏,《法华玄论》,T34  吉藏,《法华游意》,T34  吉藏,《胜鬘宝窟》,T37  吉藏,《净名玄论》,T38  吉藏,《中观论疏》,T42  吉藏,《大乘玄论》,T...六十四入道之门 166  二、以观诠教的特色 172  第二节、举例操作:关于《大乘起信论》本体论争议的评议 175  一、译本 175  二、《起信论》的思想争议 175  三、以观诠教的诠释操作 ...

    王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755228.html
  • 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(1)

    论宗才批评他宗不领佛法之深意,都属于打破之列。然而对于二谛义领会不彻底,又对于学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毗昙、成实、地论、摄论等四个学派。而为了针对这四种不了义的二谛义之偏邪,所以《大乘玄论》、《中论》...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(1)  圣辉法师   前 言  关于“空”的概念,佛教各派对它都有不同的诠释。《三论玄义》指出,大小二乘虽同辩二空,却有四种不同之说:“一者,小乘析法明空,大乘本性空寂。二者...

    圣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4856065.html
  • 论我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

    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”(《大乘玄论》卷三)。但在佛性的问题上,佛教信徒间是有争议的。中国僧人最早接触的佛教经典指出“一阐提迦人无佛性”,当有学者提出人人皆具佛性的时候,还遭到了他人的质疑。到40卷本的《涅...  二  由因缘和合说,佛教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幻妄,强调众生平等。天台宗将这一思想演绎为“无情有性”说。大乘佛教认为,一切法都是真如佛性的显现,万法皆有佛性。不仅仅是有生命情识的动物,而且那些没有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0060153.html
  • 唐五代“禅教一致”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

    9)吉藏《大乘玄论》卷三  (10)赞宁《高僧传》卷五  (11)石峻等编《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》第二卷第二册页383中华书局版  (12)《续藏经》第一辑第二编等八套第四册303页  (13)裴林《...有禅教兼弘的传统。彼时由安世高译小乘禅数学、支谶译大乘般若学,二者相得益彰。后继译师康僧会、支谦等人也注意此点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虽然有南方重义学,北方重修习的差异,但两种学风间也不断进行交流。综上可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160609.html
  • 玄奘“五种不翻”三题

    文集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5年12月,第116页。   [14] 广州大亮,生平不详。又见吉藏《大乘玄论》卷一、《大品经游意》。应为南北朝晚期僧人。   [15] 《大正藏》第38卷第1页下栏...》、罗根泽:《佛经翻译论》,收于张曼涛主编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第38册《佛典翻译史论》,大乘文化出版社,1981年7月第二版。   [5] 两人都对原文的“阎净树”作了订正。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0361010.html
  • 般若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影响

    流行的“本无”、“即色”等派的理论错误,予以纠正,对般若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。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,也有极大的影响。特别是为三论宗奠定了创宗的理论基础。所以,吉藏大师在《大乘玄论》中说:“若肇公名...,性空也不碍缘起有,二者本身即是不偏的中道。因此,佛教的最高、最完满的真理,也就是“缘起性空”。所以说般若慧是“空慧”或“中道觉慧”的最高智慧。  二 般若学在印度的传播  佛教大乘思想的出现,是...

    传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1865168.html
  • 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

    清净的。佛性,佛指觉悟,性意为不变。佛性一词,和法性、实相、觉性、自性、本性、真如、圆觉、如来藏等概念,义一而名异。‘大乘玄论’卷三称:“经中有名佛性、法性、真如、...同一真性,客尘障故。令舍伪归真,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凡圣等一,坚住不移,不随他教,与道冥符,寂然无为。”这种特重心性的大乘壁观,主要喻人心如墙壁,中直不移,从认识上舍伪归真、无自无他,排除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866366.html
  • 佛教与生态文明(二)

    ldquo;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”唐代吉藏《大乘玄论》中说:“不但众生有佛性,草木亦有佛性。……若众生成佛时,一切草木亦得成佛,故经云:一切法皆如也...为自己利益而修行称为小乘,把首先为了所有众生摆脱痛苦、获得幸福而努力的伟大理想和行动,称为大乘。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旗帜。所谓“慈悲”,概括讲就是对众生“拔苦与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5666514.html
  • 刊本大藏经之入藏问题初探

    入藏。  三论宗:此宗之集大成人物 ── 唐代的嘉祥吉藏,其所有著述在宋清间全未入藏,即使是像他的《中观论疏》、《三论玄义》、《大乘玄论》这些重要著作都全无幸免,全被沙汰。  密宗:此宗最主要之中国人...所始收者有《四十华严》、《大乘集[wiki]菩萨[/wiki]学论》等书。  《碛砂藏》(元代版)所始收者有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、《往生咒》、  《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》等书。  明初刊板的《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1969531.html